9游会靶向施策助推师资队伍能力精准提升
栏目: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:2024-02-08
 9游会山东省高密市有着2200多年的建制史,历来崇文尚教。得益于优秀文化的滋养9游会,高密教育人崇贤好学、务实创新,在教育教学改革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诸多创新,当代多项基础教育改革经验由此走向全国。作为区域教育活力和创新力的关键因素,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密教育发展的第一关注点。近年来,我们在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中找准立足点、聚焦点、发力点,全方位激发师资队伍活力、能力、动力,努力探索出一条区域推

  9游会山东省高密市有着2200多年的建制史,历来崇文尚教。得益于优秀文化的滋养9游会,高密教育人崇贤好学、务实创新,在教育教学改革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诸多创新,当代多项基础教育改革经验由此走向全国。作为区域教育活力和创新力的关键因素,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密教育发展的第一关注点。近年来,我们在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中找准立足点、聚焦点、发力点,全方位激发师资队伍活力、能力、动力,努力探索出一条区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

  立足储备教育人才,构建年轻教师“培养链”,积蓄源头活水。教师年龄结构失衡、队伍老龄化、后备力量不足,这些问题制约了高密教育长远健康发展。

  要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解决教师“青黄不接”的困局。高密市委、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,从机构改革的事业单位调剂104个编制解决教育编制不足问题。同时,多渠道引进教育人才,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、“凤还巢”人才回归工程、青优人才招聘计划,5年间柔性引进12名特级教师、回引36名优秀人才、引进1912名年轻教师,占全市专任教师总数的21.73%,教师队伍呈阶梯式可持续发展态势。

  大批新生力量的注入,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专业能力迫在眉睫。高密市投入百万保障性资金,实施“青蓝工程”,构建“全景式”培育模块,搭建年轻教师“成长阶梯”9游会。如遴选20名“80后”、30名“85后”、10名“90后”后备干部到北京市十一学校、山东省青岛中学等嵌入式蹲点锻炼,让他们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动力引擎。

  着眼推进教育家办学,强化增智赋能,提升校长治校育人能力。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;同理,一支优秀的校长队伍是区域教育发展的保障。高密市作为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先行者,率先摘除校长“官帽”,更加注重校长专业化素养提升,加快校长职业化进程。

  架梯台贯通化培养。对校长专业成长进行系统设计,实施“头雁领航工程”,完善“六个一”领军型校长培养机制,组建齐鲁名校长陈余彬等领航工作室,开设新任校长领导力工作坊,发挥名优校长叠加效应,实现“新锐校长、优秀校长、卓越校长、领军校长”阶梯式成长。

  搭平台专业化学习。强化新学校行动研究,举办两届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,引领校长加强专业化建设;组织校长外出学习,开阔视野,零距离了解区域教育改革、学校建设等变革动态,凝聚起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
  摆擂台揭榜制挂帅。自2020年以来,高密市确定教师绩效工资改革、名师培养培训等15个不同主题项目的“英雄帖”,鼓励学校自下而上主动申请改革试点。揭榜项目一月一展示,年底聘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价,并将成型经验向全市推广。在揭榜制的激励下,基层学校创新活力迸发,56所揭榜学校在教师岗位目标考核等领域取得了新突破,“揭榜挂帅”成为高密教育改革热词。

  聚焦教师职业幸福感,集成教师激励要素,激发教师队伍内驱力。教师发展需要不竭的动力支撑,高密市围绕价值激励、荣誉激励、物质激励等,构建教师动力集成机制,打好动力集聚“组合拳”。

  评优树先激励教师。高密市连续举办“最美园丁”“我心目中的好老师”等活动,采用播放人物事迹、宣读颁奖词、现场颁奖等方式,表扬“教坛新秀”等14个奖项38名优秀教育典型,引领广大教师见贤思齐,奋勇争先;分学段在高密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举行“我最爱戴的教师”网络评选,集中展示76名城乡教师的教学事迹,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  集成优势成就教师。高密市成立教师发展研究中心,推进“从优秀到卓越”骨干教师培训9游会、教师教学星级达标、新上岗教师培训等活动,引领教师梯队发展;建设36家“教育家书坊”,倡导阅读教育家书籍、学习教育家思想、追随教育家脚步,让更多教师自觉加入学习践行教育家思想行动中。如在2022年2月高密市首届教育年会上集中展示教师创新成果199项,并邀请优秀教师围绕作业设计、课后服务等26项重点任务进行了48场演讲,为全市学校深入推进教育家办学提供新思路。

  交流轮岗发展教师。高密市建立“编制部门管总量、教育部门管调配”的教师交流轮岗运行机制,实现教师由“学校人”向“系统人”的转变,打破了教师长期固定在一所学校、一个岗位的局面,打破了城乡教师交流藩篱。同时,按照“按需设岗、竞聘上岗、按岗聘用、合同管理”的原则,学校与交流轮岗教师签订岗位合同,作为考核评价、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。

  绩效激励保障教师。落实绩效工资增量机制,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生均绩效工资增量、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机制经费、课后延时服务经费等增量资金逐校核定形成新的绩效工资总量,构建起多劳多得、优劳优酬的“共同体”薪酬制度,激发教师动力。